培養基是供微生物、植物和動物組織生長和維持用的人工配制的養料,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、含氮物質、無機鹽(包括微量元素)以及維生素和水等。有的培養基還含有抗菌素和色素。
按營養成分和用途不同,分為基礎培養基、增菌培養基、選擇培養基、鑒別培養基和厭氧培養基。按物理形態分為固體、半固體和液體三類。根據不同的細菌種類和培養目的,應采用不同種類的培養基。
由于配制的原料不同,使用要求不同,而貯存保管方面也稍有不同。一般在受熱、吸潮后,易被細菌污染或分解變質,因此一般需要防潮、避光、陰涼處保存。對一些需嚴格滅菌的培養基,較長時間的貯存,需要放在2~6℃的冰箱內。由于液體培養基不易長期保管,現在均改制成粉末。
配制步驟大方向一般有五步:
1、選擇原料:不同成分的選擇,稱量,處理(比如瓊脂要剪碎,土豆要切塊等)
2、處理原料:如果是固體培養基需要煮,加入不同成分煮沸,分裝試劑,液體培養基則溶解裝入錐形瓶或者試管。
3、滅菌處理:一般是濕熱滅菌,即在滅菌鍋中處理。
4、倒平板:稍微冷卻后倒平板。
5、配成后一般需測試并調節pH,還須進行滅菌,通常有高溫滅菌和過濾滅菌。培養基由于富含營養物質,易被污染或變質。配好后不宜久置,現配現用。